
YIT号发电站特辑 | 冬奥向我走来 我为冬奥添彩——建筑学院学子助力冬奥(六)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前主席雅克·罗格曾这样评价志愿者“没有他们,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14年后的2022年冬奥会,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出现在了冬奥会赛场及周边城市,我作为张家口市城市志愿者光荣地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以志愿服务助力冬奥。
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以“迎接冰雪之约,奔向美好未来”为主题,以“健康·欢乐·活力”为口号,表达了在全球疫情形势下,激励全世界人民爱护生命健康、共抗疫情的美好愿望。2月3日,我作为群演人员在张家口市工业文化主题公园见证了震撼人心的圣火传递,并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双人十米台冠军、中国男子跳水队运动员火炬手火亮合影留念。
石璞璇同学与中国男子跳水队运动员火炬手火亮合影留念
传递结束后,我尝试着举起火炬。拿到火炬的一瞬间,重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运动员们日复一日不间断地训练、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精神让我心生敬畏,火炬不仅承载了火苗,更延续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民族的自信自强。
石璞璇同学尝试举起火炬
为冬奥加油,为家乡助力。我通过测试成为了张家口赛区的城市志愿者,从2月14日到3月初,我都是在冬奥火炬传递的点位——张家口市工业文化主题公园度过的。我的工作主要是在公园入口的志愿者工作站旁检查游客的健康码、行程码和身份证等证件,帮助有困难的路人尤其是老年人,为没有戴口罩的游客提供口罩,为旅客指路,引导旅客遵守交规、文明出行,提供便民服务等等。那几天张家口的天气异常寒冷,口罩被哈气浸湿是常有的事,刘海、眉毛甚至睫毛都经常结上冰。寒风呼啸,大雪纷飞,零下十多度的气温并没有打消我和同事们的热情,相反,我们仍然热情高涨,坚守岗位。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会选择当志愿者,我骄傲地回答:为冬奥加油,为家乡助力。我作为大学生应该多一些热情,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向世界展现出志愿者良好的形象。
石璞璇同学帮助老人打开健康码
工作的第二天刚好是元宵节,工作人员提前布置好了猜灯谜的场地,许多游客带着孩子来猜灯谜,感受节日的欢乐氛围。在休息期间,我也会和小朋友们一起参加这场活动。看着他们脸上天真烂漫的笑容,我感受到了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他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相信“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他们定会不负众望,长成优秀的少年。
冬奥会完美落幕,3月2日,我又参加了冬残奥会的火炬传递仪式。看到残障人士手举火炬,我对他们的敬重又增添了几分。如果说奥运会展示了人类最强健的体魄,那么残奥会就见证了人类最不屈的灵魂。每一个火炬手虽然在身体上有残缺,但是上天在给他们关闭一道门的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窗。他们向世界证明,他们并没有消极以对,而是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陷,扼住命运的喉咙,找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永不放弃、奋斗到底,这是对生命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的诠释。
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想用自己的力量助力冬奥,用青年热血赴一场冰雪之约,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冬奥有我”的青春誓言。勇扛红旗,争当先锋,奔赴冬奥,做一片燃烧的小雪花,让城市志愿者成为家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合影留念
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承载了志愿者们太多回忆,我理解了热情奉献、青春筑梦的志愿精神,明白了“国家与我”、“奥运与我”的精神传承,如果还有机会参与志愿活动,我也一定会用灿烂的笑容和勤勉的行动,向世界传播和平友善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