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理建筑 | 2022暑期社会实践“体验省情”活动之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一)
千古文化留遗韵,乡村振兴展新风。为发挥建筑学子们的专业特长,增强同学们服务社会的热情,2022年7月23日,燕京理工学院建筑学院“李保国精神”实践团在党总支书记郭磊、副院长霍达和团总支书记张美佳的带领下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王家湾乡展开“体验省情·服务群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理论结合实践,主力乡村振兴,志愿者们深入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王家湾乡进行实地调查,结合自身的所学专业知识,为助力王家湾乡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第一天,“李保国精神”实践队便来到了张家口市宣化区王家湾乡,乡人大主席郭建海、人大副主席贾晓敏和纪委张书记热情接待了志愿者们,并说起了以往燕京理工学院师生来到王家湾乡社会实践的美好回忆,郭磊书记对于这些年王家湾乡的变化感慨万千,他代表燕京理工学院为王家湾乡送上了“红燕平康”乡村振兴大礼包。
同学们进乡之后第一感觉是这里风景秀丽,生态良好,几乎没有人工开采、破坏的痕迹,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少量的玉米地,在通过与郭主席的沟通,志愿者们了解到王家湾乡拥有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环境气候适宜、历史文化深厚等地区发展优势与人口资源短缺,劳动力不足、村落分布不均匀,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等问题导致王家湾村一直发展不起来。志愿者们将在接下来的九天时间进行进一步的考察、思考,探索出属于王家湾部分地区的改造方案。
通过本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乡土教材与实践舞台,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通过深入农村为大家带来更深层次的感知力和冲击力,并且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从经验中巩固知识。
调研日志——郑怡冉
今天是7月23日,是我们“体验省情·服务群众”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天,今天主要拜访了王家湾乡的一些村民,对交通和当地人们的生活进行了了解,作出如下总结。
王家湾乡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地处宣化区南部,燕山山脉、太行山山脉交界处,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最高峰大疙尖山位于常咀村东南2千米处,海拔1711米;最低点海拔960米。王家湾乡境内河道属海河流域,流域面积27.2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三级河大沙河等12条,总长10千米,流域面积20平方千米;四级河九连洞河等10余条,总长4千米,流域面积14平方千米;五级河流水磨沟河等10余条,流长10千米,流域面积28.30平方千米。
优势:
1、王家湾乡交通便利,山内有直接到达的道路。
2、自然资源丰富:王家湾乡自然环境较好,人工破坏痕迹较少,保留了大量自然风光:华夏民族发祥地桑干河,东起王家湾乡,桑干河大峡谷也位于王家湾乡。
3、环境气候:王家湾乡属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8℃,水资源较为丰富,昼夜温差较大,
4、历史文脉:王家湾乡保留了大量旧时建筑,同时也是红色革命根据地,保留了较多的革命时期的建筑。
缺点:
1、人口资源:王家湾乡人口资源紧缺,占地面积226.8平方公里,人口仅1280,其中老年人占大多数,劳动力严重不足。
2、经济发展:王家湾较为偏远,经济发展落后,当地人民主要以农耕为主,耕地不足导致劳动力紧缺,以至于经济发展落后。商店、服务设施均不完善。
3、村落分布:王家湾村分布较为发散,少量村落聚集,人口分布也较为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