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会实践

燕理建筑 | 青春正芳华 逐梦实践路(一)——建筑学院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时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我院决定围绕“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2023年燕京理工学院建筑学院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1.“做家乡建设贡献者”专项行动---返家乡

       结合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活动要求,鼓励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以家乡为纽带,以专业技能为依托,返乡向社区和当地单位报到,参与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服务、社区服务、乡村振兴、兼职锻炼、文化宣传等实践活动,更好地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紧跟党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成才道路。
       参与同学需要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和家乡所在地的省、地市、县区的团组织微信公众号,阅读“返家乡”系列相关推文。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平台”-“返家乡”栏目入口登录“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按分类、区域搜索岗位信息,确认选择合适的岗位后,填报并提交报名信息,等待审核和系统提示信息,按信息指示开展后续操作。通过双向选择方式录取。返乡后按照当地团组织和用人单位要求,及时了解岗位、认知岗位、适应岗位,加强学习,高质量完成岗位任务;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保守秘密,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积极主动参与具体工作,彰显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


2.“做红色文化歌颂者”专项行动---研学二十大精神

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思想,我院计划组织各位同学认真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入开展研学实践工作。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可以通过研究伟大变革、寻访优秀党员、调研红色足迹等形式,利用好当地红色资源,积极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青年之声传唱时代强音,以昂扬姿态奋进新征程。

3.“做传统美德传承者”专项行动---感恩父母

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院鼓励学生传承优良家风,以感恩父母、回报家庭为导向,鼓励返乡学生为父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向家人汇报一下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陪父母聊聊天交流一下感情,为父母减一分辛劳、送一份亲情、添一份温暖,感恩父母的抚养和培育,树立成人意识,争做有责任感的家庭成员。

4.“做基层实践调研者”专项行动---基层调研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化解民怨、温暖民心、厚植群众基础、制定科学决策的重要工作方法,为动员学生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网络平台的作用,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等领域入手开展社会调查,常态化开展“云组队”、“云调研”、“云实践”等活动,形成乡村调查报告等实践成果。

5.“做家乡故事宣传者”专项行动---宣传家乡奋斗故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乡土文化更是在人们出生到成长过程中对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深入了解家乡在党的带领下发展建设的奋斗故事,包括但不限于红色革命故事、改革开放故事、脱贫致富故事、绿水青山故事、移风易俗故事等,主体可以是地区、群体或个人。可拍摄短视频、照片,人物访谈、文字记录等多种方式讲好家乡生动故事,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6.“做感念师恩勉励者”专项行动---重返母校

感念师恩,以燕理学子为纽带筑起沟通的桥梁,回访母校,与教师诉说感恩之情,与学弟学妹们交流在燕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并就办学特色、专业设置、校园环境、课余生活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介绍。就学习、生活各方面问题与大家答疑解惑,分享志愿填报经验,助力同学们高考。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的奋斗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为学弟学妹的高考之路添砖加瓦。

活动要求

报名参与活动的同学,可以在以上的实践活动中任选其一,在共享表格内寻找对应活动主题填写进行报名,扫描二维码加入到相应的活动群中,相关活动具体要求会在群内通知。


$(".newsxqnr video").prop("controls",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