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2025年“挑战杯”燕京理工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质、示范性实践性和群众性的创业交流活动。为培养我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备战2025年“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定即日起启动2025年“挑战杯”燕京理工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燕京理工学院创新创业中心
承办单位:大学生科学技术部
二、活动时间
2024年9月—2025年4月
三、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我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
四、赛道安排
(一)主赛道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的作者仅限本科生。作品类别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方面的作品。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学术性和实用性。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
科技发明制作类: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 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 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二)专项赛道
“揭榜挂帅”专项赛:聚焦科技发展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课题和现实问题,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发榜命题, 学生团队揭榜答题。
红色专项赛:通过社会实践接受红色教育,支持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支持返回家乡看变化、重走故地看新颜、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感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生动实践。青年学子应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坚定信念,形成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调研报告或视频图片等实践成果。
黑科技专项赛:围绕“卡脖子”问题、前沿领域、高精尖行业,或者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对现有科技成果具有一定颠覆性、超越性的,让人感觉出人意料、震撼震惊的,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或应用前景)的实物或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
五、参赛要求
(一)队伍要求
将大赛与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相结合,鼓励跨学院、跨学科组建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创业计划团队,以项目团队形式参赛,原则上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10人。每个项目指导教师不超过3人,每个项目以第一作者所在学院作为申报学院参赛。
(二)作品要求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全国终审决赛当年6月1日前两年内(2023年6月1日-2025年6月1日)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六、赛程时间安排
本届竞赛分学院赛初选、校级复赛、最终决赛三个阶段。
动员部署阶段(2024年9月至10月)
由学校联合各学院开展2024年挑战杯大赛宣讲会,邀请相关专家、历年挑战杯获奖团队及指导老师,宣讲获奖经验及比赛要求。
院级竞赛阶段(2024年11月至12月)
1.各学院成立竞赛工作指导评审小组,统筹协调竞赛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召开宣传动员会议、广泛宣传,征集创业项目,遴选团队,各指导老师要充分运用学院的资源,针对新的赛道安排和要求,对参赛项目进行打磨、培育项目,确保学院初赛的作品质量。
2.各学院大赛领导小组组织院级初赛,初赛在12月15日之前完成。评审时,校级指导老师到场参加。初赛采取作品文本评审、公开答辩等形式。评审结束后,学院根据评审结果对优秀项目进行修改和打磨,将完善后的作品推荐进行校级复赛,各学院推荐校赛的参赛作品总数原则上不高于院赛的50%。
3.材料报送要求:以指导老师为单位,在11月15日之前将参赛材料汇总提交。纸质版报送材料包括:申报表、调研报告或者论文或作品实物(一式一份)、汇总表。
电子版材料:每个项目一个文件夹,注明项目名称。再将所有报送项目打包压缩并命名为:“指导老师+2025年挑战杯推荐作品”电子版材料发送至2022362463@qq.com。
校级竞赛阶段(2025年2月至3月)
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学院推荐的团队进行复赛评审,遴选出作品入围决赛答辩。各学院结合评审意见对本学院优秀项目进行打磨、完善。
优秀项目提升阶段(2025年3月至4月初)
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入围作品进行现场评审和指导,并确定优秀作品参加河北省举办的2025年“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同时进行项目材料的进一步完善。
七、注意事项
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3.新药物的研究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4.医疗卫生研究必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文章。
5.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八、评审原则
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九、大赛奖励
大赛组委会将按比赛结果,择优推荐优秀团队代表学院参加2025年“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校级复赛,复赛通过的推荐参加决赛,并按照《燕京理工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享受相关奖励政策。
十、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李雅静(老师)
联系电话: 0316-3380190
联 系 人: 胡彩霞(学生)
联系电话: 18832319639
邮箱:2022362463@qq.com
地址:办公楼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