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理建筑 | 提升教师水平 打造教师“优课”(九)
为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提升新聘教师教学水平,引导新教师潜心打造自己的“优课”。学校开展了第二届新聘教师“一师一优课”课程设计大赛。
建筑学院积极组织2021年以来新聘教师参加本次比赛,要求各教研室经指导、评选后,推荐1名教师参加院级评选。学院各教研室认真负责,积极准备,并于11月9日-10日开展了“一师一优课”课程设计大赛教研室评比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督导办姚老师对新聘教师进行点评、指导与交流。
一、数学教研室
教研室共6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一师一优课”课程设计评比。各位教师通过不同的理念、方式对《高等数学基础I》、《高等数学BI》、《线性代数》等课程进行了设计。
王华宁老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际问题入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将课程与学生的专业课知识密切联系。王琪老师从课程思政入课堂的角度出发,从最初教材的选取,到课程思政的融入,以及最终学生的反馈进行了课程的设计。申学超老师适当加强了数学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引入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的方法,留有思考余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比结束后,建筑学院宋院长表示全体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站稳讲台,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教师“优课”、“金课”。
二、建筑学专业
建筑学专业3名老师,从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框架设计、课程实施条件等方面展开讲解。
王谦老师以《园林植物基础》课程为例,设定了知识、能力、素质三重目标。陈雪老师在《中国建筑史》这门课程中,整个课程以历史时间线作为体系架构,并将重点以专题的方式进行讲解。李建伟老师以《场地设计原理》课程为例,引入国家大剧院的设计教学案例,从空间布局、轴线处理、水景引入等方面解读了场所感营造的方式与方法,并最终回归到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考核的分析与阐释。
评比结束后,督导办姚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给予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她说到三位老师对自己的课程均有深刻地认识,可谓烂熟于心、融会贯通。讲解过程中,深入浅出、异彩纷呈,充分体现出建筑学专业教师辛勤育人的优秀风采。
此次活动也为建筑学教研室老师们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供了机会,全体教师毫不保留地分享经验,而新聘教师也大胆阐述自己对教学的认识与创新,大家齐心协力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筑学子们而共同努力。
三、工程造价教研室
工程造价教研室在此次活动中,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准备,在评比现场彰显各自的教学魅力,展示了一个个生动的优质课。巧妙的设计,轻松自然、灵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每一位听课老师受益匪浅。充分展现了教师们扎实的教学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督导办姚老师谈到,通过本次比赛,参赛教师的教学技能得到了较大提升,通过各位老师所讲的内容来看,各位老师均进行了认真的准备,较好的展现了个人的教学水平,希望新聘教师能够走下课堂,走进课堂,继续学习,持续不断的加强教学能力。
四、土木工程教研室
土木工程教研室由张琪老师、孙红玉老师、席晓辉老师依次进行ppt展示,阐述自己的教学理念、目标、思路以及模式,在相应的要求下各位老师分别对自己所授科目进行演讲。
张琪老师分别从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思路、教学模式改进以及材料力学这门专业课的知识体系下的思维导图进行讲解,倡导学生建立自己的框架和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孙红玉老师分别从教学理念、思路、教学模式改进以及画法几何这门专业课的目标进行演讲。席晓辉老师介绍了工程地质课程的教材,考核目标以及教学方法,并且对本门课其中一节进行了详细的讲课演示。教研室其他老师纷纷进行了指导与交流。
评比结束后,霍达老师表示新聘教师首先要保证站稳讲台,明确所教课程的课程定位,熟悉教学内容,并不断地进行教学学习与研究,掌握教学策略,了解教学过程设计的方式与方法,不断的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本次“一师一优课”是教师课堂技能的一次大比武,也是集体教学智慧的一次大演绎、大融合,通过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专业展示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合理有效地运用于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建筑学院将对在教研室评比活动中突出教师进行指导,并通过开展院级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