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聆听前沿洞见 促教师能力提升 | 建筑学院参加全国高校智能建造专业建设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讨会
2025年8月2日—4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指导,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课程教材与教学资源专家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工业大学与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联合承办的“全国高校智能建造专业建设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讨会”在内蒙古工业大学隆重举行,在鲁班智能建造产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工程造价负责人李文静老师有幸参加。 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带来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浙江大学教授张宏、同济大学教授袁烽等 20 余位专家,围绕智能建造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能力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核心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在智能建造专业建设方面,专家们指出,随着建筑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智能建造专业的课程设置需紧跟技术发展前沿,既要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又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他们分享了各自高校在专业建设中的经验,比如如何优化课程结构,将 5G、数字孪生、装配式建筑等前沿技术融入课程内容,让学生能够及时接触到行业最新知识。 对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各位专家也提出了宝贵建议。专家认为,青年教师作为教学一线的新生力量,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可以通过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将实际工程案例带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利用虚拟仿真实验等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在分组讨论环节,来自不同高校的教师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是高等学校智能建造专业系列教材的首发。这套教材由丁烈云教授担任丛书主编,集结了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十余所高校,以及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力量共同编写。教材涵盖了《智能建造概论》《工程数字化设计与软件》等多门核心课程,以 “理论 + 实践” 双主线贯穿,不仅梳理了智能建造的理论框架,还融入了大量前沿技术应用案例,并配套了虚拟仿真实验以及企业实景视频等资源。这为智能建造专业的教学提供了权威、系统的教材支撑,有助于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通过参加此次研讨会,李老师表示深刻感受到了智能建造专业建设的蓬勃发展态势和教育创新的迫切需求,研讨会搭建了智能建造专业建设的交流平台,为全国高校提供可复制教学范式,为我国智能建造领域注入强劲动能,今后将积极推动我院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为培养更多适应建筑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