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管理

燕理建筑 | 重构校园设计——建筑学院举办学术项目案例分析会(二)

2021年11月19日上午,Gensler设计公司北京工作室总监田宏女士以“重建校园文化”为主题,并结和Gensler经典项目为案例,为建筑学专业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

田总监是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LEED AP美国绿色建筑认证专家、美国ULI 城市土地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北京土木建筑学会理事,有着丰富的建筑规划、设计经验。


田宏女士讲解内容

建筑学院院长宋丽辉、书记郭磊、全体建筑学教师以及18、19级建筑学学生均参与其中。田总首先解释了“重构校园文化”的含义以及实现途径。如今,高校教育以培养具备专业素养、协作精神、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重构校园文化”就是要打破封闭的教学空间和一些固化的教学形式,从而创造出一种新型空间满足人才成长的需求。


学生认真听讲

开放、共享、多功能的空间则有助于学生自发地进行沉浸式学习、专业性研讨与深入交流等行为。这样的空间形式可内置于宽敞的建筑中庭、走廊加宽的中部或尽端,亦或是通过弱化实体边界,改造角落等消极空间而实现。此外,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型技术也可与校园文化的建设产生关联,创建低碳、环保的新型校园。接下来田总围绕上述“重构校园空间”的设计理念,分别引用两个案例加以佐证。


进行提问

其中,案例一是昆山杜克大学,该高校位于上海北部的昆山市,是美国杜克大学和中国武汉大学合作创办的非营利性中美合办高校。在昆山杜克大学的设计中,无论是校园室外空间还是室内使用空间将开放、共享、多功能的设计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室外空间中有挑空的檐下灰空间与随着季节更迭变化的观景平台,室内有共享中庭与咖啡间,为学生们创造了可适应、可转换、多选择的校园空间。

案例二是青岛康复大学,该所高校致力于培养能够解决民众生理与心理康复需求的新型人才,因此设计以“关爱、平等、包容”为理念,植入数字化智能设备与绿色节能材料,使得整个校园实现了全域、无感、无障碍的空间体验,方案讲解完后,田总与学生们展开了热烈地问答互动,深入浅出,从根本上解答了学生的疑虑与困惑。


师生互动

田宏女士最后说道:建筑学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学科,不是仅仅有功能和美观,还要了解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尤其是北京市是要在30年前达到碳达峰,所以在建筑节能上,建筑学专业有着很大的挑战和责任,这就要求建筑学专业学生在学习上要“全龄、全方位发展去探索建筑学更多领域。  

建筑学专业是兼具艺术与理性的双重性格,也正是这样的属性决定了专业人才的成长需要源源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而行业领军人物的项目讲解与经验分享,便是一种高效的知识补给,为学生们带来多重收获。通过此次专家讲座,相信建筑学专业的同学们会更加坚定职业信念,全力以赴学习,全时全域提升自我。


田宏女士总结发言

$(".newsxqnr video").prop("controls",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