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专栏
首页 > 党群工作 > 学习专栏

燕理建筑|携笔从军行热血铸军魂—退伍军人李政学长(五)

 梁启超先生曾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当今中国,人民子弟为人民赴汤蹈火,钢铁长城胜钢铁保家卫国。金戈铁马涉千里,沙场点兵耀中华。放眼燕京理工学院,出现了一批又一批为国冲锋的退伍军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坐李政学长的时光机,共同体味他丰富多彩的军旅生活吧!

 个人简介:李政,来自山西大同,建筑2001级学生,退伍军人。

 个人成就:

 2018年担任连队司号员以及文化宣传委员

 大一荣获燕京理工学院奖学金

 同年12月参加哈尔滨冰雕比赛

 次年6月英语四六级一次通过并且每年参与志愿者献血活动


 萌芽初醒,渐唤英雄军魂

       2018年高考结束后,我就以高校新生的身份参军入伍。经过一系列严格的选拔后,我成为了一名的武警战士。初到警营,刚走出校门的我依旧保留着年少的稚嫩。在新兵连的训练中,我和我的战友不仅仅掌握了标准的队列动作,养成了良好的队列素养,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成功地完成了由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的转变。随着时间的积累。我们的业务技能更加熟练精湛,自身的体能素质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我们也逐渐从一个青涩稚嫩的少年转变为一个愈发成熟的青年。


 时间就像一把磨刀石,磨砺着你的青春更加锋芒。下连队后,我的生活迎来了新的挑战。驻地连队不再像新兵连那样拥有千军万马的声势浩大,更像是花园里的一棵树。我们就是这棵树上的枝条和叶片。虽然不像鲜花那样美丽动人,但正因为有了枝和叶的存在,才使得树木愈发青翠雄健,反而更加精致细腻,彰显出别样的团结。连队里对单兵体能素质要求极高,我和战友们经过不断训练,也逐渐从合格的标准达到了优秀以至于良好的水平;连队对个人业务技能要求更精,我们就利用休闲时间向班长老兵请教指点,业务能力较之前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坚韧岁月,惊破军魂曙光

 后来,我成为连队里的司号员和文化宣传委员。当我接过冲锋号的那一刻,我更加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清晨,当太阳还没有完全钻出被窝时,我和我的师傅就已经在练习场上进行音准的训练;每个时间节点,我都要提前做好准备,按时按点吹响号音。每当吹出来的号音在我耳边回响的那一刻,一种使命感和自豪感也油然而生。文化宣传委员也并不是读读稿件,画画板报那么简单。我需要全面理解上级文件的内容,还要参考保密条例,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宣传。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次迎接新兵下连队的主题板报,我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素材和文件资料,在上级领导十余次的指导和建议中,终于在新兵下连队前完成了板报绘制。我至今还记得,当新同志夸我板报画得好时,自己心里美滋滋的。


曙光归故,朝气映照蓝天

 退伍后我就回到了学校。作为一名复员大学生,回到学校后我更加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对自己也有严格要求。刚入学时课业繁多,我就利用自己的时间去进行整理和规划:把专业性强的课程进行重点学习;专业性不强的公共选修课进行辅助学习,并且每天单独用1-2个小时学习英语,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兴趣培养。就这样,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我就拿到了奖学金,同年12月和队友们在哈尔滨参加了冰雕比赛,次年6月的第一次四级英语考试就过线合格。这都离不开部队生活对我的影响。

 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利用自己的时间打打零工,既是赚取零花钱,也是积累社会经验。我们终究是要在社会中去检验自己的专业能力,因此在校期间积累一些工作经验还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多多参与志愿活动。每年6月我都会去无偿献血。在我看来一个人只有自己经理过,才能知道值不值得。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尝试、不断犯错、不断改正的一个过程,正所谓鞋合不合适脚穿过才知道,路好不好走脚踏过才知道。只有不断提高自己默默改变,才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军队生活总是苦乐相伴,一次次的摸爬滚打,一次次的泥泞缠身,无非都是对燕理学子精神意志的磨练与成长路程的感悟。人生百态千滋味,共度军时历百年,相信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他们能在燕理的这片热土上,以青春热血绽放出无与伦比的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