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专栏
首页 > 党群工作 > 学习专栏

燕理建筑 | 军营追梦,不负韶华——退伍优秀学子王景玉(十五)

个人介绍

王景玉,男,来自河北黄骅市,建筑学院22级学生,退伍军人


经历介绍

2019年9月入伍,服役于中部战区陆军三二一四七部队。

2019年12月因工作突出、训练扎实、成绩优异被评为训练标兵;

2021年9月因演习任务完成出色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2021年9月因参加河南抗洪抢险获得嘉奖一次。


参军卫国 无悔青春


“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这首《强军战歌》是我参军入伍后学会的第一首兵营的歌曲,于我而言意义非凡,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的内心总会涌起别样的激动,总会想起记忆深处的那抹国防绿……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去当兵?我说,我宁愿后悔两年也不想后悔一辈子。参军,是属于我们青春的一次探险,错过了就没有了,一次服役,终生受益,那笔挺的军装,那锃亮的钢枪,那神圣的哨岗……无不让我魂牵梦萦。经过体检、政考、定兵等一系列流程,我如愿以偿踏上了奔赴部队的征途。

新兵连的三个月是最苦的一段时光,从民到兵的转变并不容易。吃饭、喝水、上厕所,每一件小事都需要向班长打报告,一人犯错,全体受罚,那个时候最害怕听到的便是“全体都有,蹲下”、“拳头俯卧撑”,对我们来说站军姿一两个小时已经算是最温柔的惩罚;被子要叠得有棱有角,床单不能有一丝褶皱;一个星期十分钟的打电话时间,每次都会因为想家而流泪。不仅生活上严格要求,军事训练也是高标准,队列、打靶、游泳、战术等一系列的训练,我们的胳膊上、腿上磨皮、流血都是常见的事。


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贯彻在我们在军营的每分每秒,高强度的训练,也使我获得了沾床就能睡的本领。在这里,我们每天重复着吃饭、训练、打扫卫生、睡觉这一系列活动,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转瞬即逝。

新兵下连,我去到基层边防连队,艰苦的环境又给了我当头一棒。部队驻扎在戈壁滩上,气候干旱,用水紧张,信号不好,多蚊虫,面对重重困难,我并没有被打倒,始终秉持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行走在祖国的戈壁滩上。那绵长的戈壁滩,成了我们眼中最美的风景,哨位就是战位,炎炎烈日下,我们坚持穿戴厚重的装备站岗执勤,日复一日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通过不断地拼搏与努力,我在部队第一年被评为“训练标兵”。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两年的部队生活,是我一生最为宝贵的经历。在部队,摸过枪,打过靶;抗洪抢险,保家卫国;24小时的值班执勤,经历过常人无法了解的生活,交到了同甘苦、共患难的战友;增强了体魄,也磨练了意志,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当兵的意义。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总觉得自己离战争很远,其实中国周边的局势并不太平,依然有着恶性突发事件在破坏中国安全局势,而这正是中国军人存在的意义: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有这样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中国军队在不断向犯我中华者亮出正义之剑!他们时刻准备着,保卫着国家和平,守护着人民安宁!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如今,我已经重返校园,步入社会,但这段当兵的经历将会一直影响着我做人做事。今后不管在哪里,身居何职,我的内心总会留有一抹国防绿,我会永远记得对祖国许下的郑重承诺:若有战,召必回!

$(".newsxqnr video").prop("controls",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