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理建筑|戎装上浸满汗水,脚步却从不懈怠——退伍优秀学子王敬义学长(十六)
王敬义,现就读于建筑1902班。
两年军旅生活,不仅培养了他“召之能来、来则能战、战之必胜”的血性气魄,也培养了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忘我奉献精神。家国天下、胸襟、胆识,这些都是他在部队中锻造出来的情怀。
两年的军旅生涯使他受益匪浅,练就了他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在服役期间王敬义学长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比武,并且在战术比武当中获得了场站第一名的好成绩。退伍之后的他并没有丢掉在部队的优良习惯,在入学之初,王敬义学长为了更好地服务同学、帮助老师,积极的参与班干部评选,最终担任团支书一职,并且在职期间,他一直都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职工作。两年弹指一挥间,更多的感悟总结起来大概有两点,即“有畏”和“有为”。
有畏,不是畏手畏脚、缩头缩脑,作为一名合格的战士,敢打必胜是天然存在的基因,畏惧,畏的是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同样,畏惧也包含了对人民的敬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永恒不变的宗旨,人民高于一切,军装在身,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这是职业追求,也是做人境界。
有“畏”更要有为,前提是有“想为”的动力。两年间他已来到事业的转型期,同样也是关键的上升期,所以不能有任何的懈怠,不能有“未老先衰”的沧桑感,要继续保持在部队中那种敢作敢为的斗志,军旅生涯日复一日,锻炼了他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的干劲,以及开拓进取、担当作为的闯劲。
热血青春从军行,满腔壮志意犹存。军旅生涯十年整,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赓续着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让他的青春更增添了一份意义。